现在街坊邻居凑一块儿聊天,很少有人说想多生娃了,疫情那几年更明显,小年轻们连头胎都得琢磨半天。这么一来,人口一年比一年少,去年还听说出现负增长了,这意思就是,咱国家眼看就要进入老龄化社会,对经济可不是啥好事。
就说咱村吧,14 亿人里,60 岁以上的快 3 亿了,差不多五个里头就有一个老人。走在村里路上,碰见的大多是白头发的,年轻人早都往城里跑了。
老龄化带来的麻烦,城里老人有,农村老人更逃不掉。不过前阵子听村支书说,以后农村可能要搞 “一村一养老院”,食堂吃饭一顿才三五块,我当时就琢磨:这法子真能行?
早年间国家重点搞城市,村里路坑坑洼洼,小卖部都没几家像样的;后来搞乡村振兴,路修平了,也有了快递点,可年轻人还是留不住,毕竟城里工资高,能找着好工作,谁愿意守着几亩地过日子?
展开剩余69%我二姨夫就是这样,在城里工地绑钢筋,一年回不了两趟家。姥姥在家一个人过,眼睛花了,连煤气灶都不敢随便开,有时候中午就煮点剩粥对付。二姨夫攒了点钱,在城里租了个小房子,可哪有能力把姥姥接过去?光是俩孩子的学费、房租,就压得他喘不过气。
农村老人跟城里老人不一样,城里老人每月有养老金,农村老人大多只能靠子女给点生活费。可现在年轻人压力多大啊,上有老下有小,房贷车贷压着,好些普通家庭,连给老人买营养品的钱都得算着花。
其实农村老人养老,说难也不难,无非就是解决 “吃” 和 “住”。之前听广播说,有专家建议搞 “幸福食堂” 和养老院,我觉得挺实在。
你想啊,村里好多老人要么不会做饭,要么端不动锅,要是有个幸福食堂,顿顿有热乎菜,三五块钱吃一顿,这不就解决大问题了?我姥姥要是能去食堂吃,也不用天天啃馒头就咸菜了。
但光解决吃饭还不够,那些瘫在床上、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咋办?比如隔壁张大爷,中风后躺了两年,儿子在深圳打工,全靠邻居偶尔帮忙翻个身。要是村里有养老院,能有人照顾他,儿子也能放心干活。
可问题来了:建食堂、开养老院都得花钱,这钱谁出?疫情三年,国家经济也受了影响,全靠国家补,地方财政也扛不住。
最好的法子就是国家补一点,个人掏一点。就像那食堂,个人拿三五块,国家再补点,既能让老人吃得起,也没那么大负担;养老院费用也得比外面便宜,这样农村老人才能住得起。
现在咱国家老龄化越来越严重,养老压力大得很。这事儿不能只靠国家,也得咱老百姓配合,一起想办法。毕竟谁都有老的那天,让农村老人能踏实过日子,才是真的好。
你们那儿农村老人养老啥情况?要是真搞幸福食堂和养老院,你们觉得能行不?欢迎聊聊你们的想法!
发布于:江苏省富豪配资-网络配资公司-配资网上配资-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